当前位置:
五年“四连优” 攻坚“十个有”——镇巴县“十三五”脱贫攻坚工作综述
2021-04-14 10:39
来源: 镇巴县 访问量:
打印

五年“四连优”  攻坚“十个有”

——镇巴县“十三五”脱贫攻坚工作综述

 “十三五”期间,镇巴县委县政府以坚定不移的政治站位,拔地参天的攻坚气势,强而有力的扶贫举措,聚全县之智,举全县之力,与区位劣势作斗争,向深度贫困发起挑战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。五年来,全县累计实现20462户57240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,129个贫困村出列,整县脱贫摘帽。连续四年获得省级或市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“优秀”等次,先后荣获全国和全省脱贫攻坚“组织创新奖”“全国健康扶贫先进县”“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”等殊荣,镇巴县委被表彰为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,在脱贫攻坚的“大考”中亮出了一张张党和人民满意的成绩单!

图片


弘扬“镇巴精神”  党建引领“有干劲”

脱贫攻坚战打响后,镇巴人民传承发扬“吃苦耐劳、甘于奉献、激情实干、勇于创新”的“镇巴精神”,奋勇争先,立志脱贫。创新建立以县委“三个抓手”、党员“三种类型”、机关党组织书记驻村担任“一把手”为主要内容的“三抓三当一引领”机制,发挥强党建促脱贫的领航作用。协调统筹198个包联单位对口帮扶129个贫困村,选派129名第一书记和295名驻村工作队员,将830名干部整合到脱贫攻坚“四支队伍”。组建201支“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锋队”,4200多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,形成了“村有单位联扶、户有干部帮扶”的攻坚局面。全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共为贫困村群众办好事、实事3.2万余件,争取帮扶资金1.3亿元。

图片



聚焦“两不愁三保障”  群众生活“有奔头”

全县上下把解决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突出问题作为贫困群众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。构建“4+4+4”教育扶贫模式,阻断贫困代际传递,累计投资4.45亿元,实施校建项目271个,全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%,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辍学;健康扶贫开辟“镇巴模式”,破解群众看病就医难题,新改建县级医院3所、镇卫生院6所、标准化村卫生室178个,为全县各村配备标准化卫生室和村医,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参保率、慢性病签约服务救治、大病专项集中救治比例均达100%;对全县5126户贫困群众危房进行改造,非贫困群众房屋修缮加固3330户,确保全县所有农村住房安全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,投资16.04亿元,建设集中安置点78个,集中安置7652户25534人,分散安置1650户6087人,全县9302户3162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。



改善基础设施 城乡面貌“有巨变” 

2016年以来,镇巴先后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1360个,完成投资16.3亿元,全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,城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完成农村安全饮水投资3.95亿元,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76处,实施3.7万农户自来水入户工程和19处集镇供水巩固提升工程,19.9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;电力改造投入达2.25亿元,全县所有农户通电率100%;106个道路建设项目全部竣工,178个行政村沥青(水泥)道路全面通畅,解决东区5镇9万群众出行难的星子山隧道即将建成,西镇高速竣工通车实现镇巴高速“零突破”,全县道路更通畅、群众出行更便捷。实施村(社区)环境整治175个,改厕6030座,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。



发展致富产业  家家户户“有收入”

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,推行“四个三”产业扶贫模式,确保群众持续增收,不断壮大茶叶、魔芋、畜牧、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和蚕桑、食用菌、光伏等特色产业,全县发展茶叶面积14.52万亩,魔芋10万亩,生猪饲养量41.24万头,中药材25.06万亩,桑园、食用菌、光伏扶贫电站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,129个贫困村实现特色产业全覆盖,产业扶持贫困户1.4万户,同时培育“1+1+N”电商扶贫模式,解决农产品销路窄难题,有能力、有条件、有意愿的贫困户实现中长线产业全覆盖。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达16亿元,投入贫困户产业直补、经营主体带贫奖补、产业园区建设、壮大集体经济、扶贫小额贷款贴息和互助资金协会注资等产业扶贫,带动贫困户增收。



拓宽增收渠道  就业创业“有门路”

通过“送岗位、送技能、送政策”等就业援助方式,积极引导和支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,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27745人,创务工收入6.2亿元,户均增收3万余元。累计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和防疫公岗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3329人,户均增收7000余元。积极引导鼓励能人大户、返乡创业成功人士创办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,全县认定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41家,吸纳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541人,带动周围群众就业1500余人,人均增收近1万余元。

对创业成功人员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。支持贫困劳动力成功创业265人,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304人。累计招聘45名贫困大学生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,为58名未就业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。



强化统筹整合  扶贫资金“有保障”

按照“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投入不低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%,同比增长不低于20%”的要求,不断加大财政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,确保扶贫资金安全、高效运行。

2016年至2020年,县级财政共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600.5万元,累计统筹整合中省市县各类财政涉农资金17.45亿元,10个深度贫困村在脱贫攻坚期内累计投入财政涉农整合资金达2.06亿元。累计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6.04亿元,争取国开行贷款资金4.935亿元,发展扶贫互助资金协会139个,15967户贫困户入会,为17522户贫困户发放借款17226万元。



促进横纵联合  对口帮扶“有力量”

紧紧抓住中国能建定点扶贫,省发改委“两联一包”,苏陕扶贫协作,西安市经开区、阎良区对口帮扶等有利契机,在资金投入、项目建设、人才队伍等方面加强联系对接,全面开展对口帮扶。中能建集团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031.8万元,实施扶贫项目303个,对镇巴基础设施、项目建设、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。省发改委牵头17家单位开展“两联一包”定点扶贫,累计下达各类项目资金达18亿余元。实施苏陕扶贫协作项目202个,投入协作资金2.208亿元,带动3万余名群众实现稳定增收。积极对接,阎良区和经开区投入对口帮扶资金600万元,落实14个定点帮扶项目,带动贫困户769户2136人。

图片



加强队伍建设 关爱干部“有温度”

在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上,镇巴县创新“柔性引才”工程,深入推进人才技术交流合作,柔性引进西农大优秀硕博士研究生60名来县挂职副镇长(副局长),组建“科技镇长团”“研究生助力团”,为基层人才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。依托田间地头“流动课堂”,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基层活动,培训农民8500多人次,培养和帮扶基层技术人员500多名,为群众解决种植、养殖等方面技术难题53项。每年新增480余万元大幅提高村(社区)干部补贴标准,并按照每个村(社区)2万元的标准,设立基层后备干部人才专项经费专户,用于村干部学历教育、培训学习。近三年来累计招录公务员170名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05名、大学生志愿者123名,基层一线汇入大量的青春力量。持续强化“三项机制”鼓励激励结果运用,2016年以来,先后提拔重用74名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,累计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奖励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126人次。对脱贫攻坚一线342名公务员进行职级晋升,有力激发基层干部攻坚克难、干事创业的热情,更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凝聚了发展精气神。




传递“镇巴声音”  舆论宣传“有氛围”

为打好脱贫攻坚宣传“舆论战”,把干得好的还要讲好。镇巴县创新宣传方式,全面总结宣传基层扶贫典型事迹和基层群众奋斗故事,充分利用本地媒体的宣传作用,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,在镇巴发布、镇巴脱贫攻坚等县级网络平台累计发布脱贫攻坚工作动态5000余条,在中省市主流媒体及其他各类发表脱贫攻坚稿件万余篇,用好“两微一抖”“学习强国”等新媒体平台,宣传好镇巴脱贫攻坚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。近年来,镇巴县积极参加各类媒体活动持续拓宽对外宣传渠道,先后参与接受汉中市“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圆全面小康梦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;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《秦风热线》直播;中央网信办及陕西省扶贫办“决战脱贫攻坚·决胜全面小康—陕西在行动”网络主题活动;陕西日报“聚焦深度贫困县”全媒体行动调研;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融媒体行动《走村直播看脱贫》专题采访等媒体宣传活动,通过讲好“镇巴故事”,传递“镇巴声音”,进一步扩大了镇巴扶贫工作的社会影响力,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打好了群众基础。



 坚持“志智双扶” 决刺决胜“有士气”

“十三五”期间,镇巴县把“扶志”作为脱贫攻坚的“先手棋”,以“扶思想、扶观念、扶信心”为重点,创新开展以“传家风家训、树公德美德、守诚实诚信、做好人好事”为内容的“传树守做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,引导广大群众向上向善。村村建起“一约二堂六会”,持之以恒推进移风易俗工作,下狠心、出实招治理人情风、赌博风、奢侈风、懒惰风等农村恶习,凝聚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”共识,减轻群众“隐形负担”,减少因“人情份子”导致的“无奈穷”现象。组建脱贫攻坚“文艺特种兵”队伍,采取“宣讲+文艺”方式,将中省市扶贫政策、农业技术知识等编排成镇巴民歌、渔鼓、小品、快板等文艺作品,利用群众文化品牌“月月喜相逢”大舞台及送戏下乡、文化惠民演出等方式将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,在全县形成了耻于守贫、勇于脱贫和“比、学、赶、超”的良好氛围。“传树守做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做法荣获“陕西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”,成功入选《陕西省扶贫扶志工作案例》,被评为“汉中市十大改革创新案例”。

五年漫漫征程苦,今朝脱贫尽欢颜!在这场伟大的历史斗争中,镇巴人民披荆斩棘,风雨同舟,用汗水、心血甚至生命,换来了山河旧貌改,群众新生活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镇巴儿女将不忘初心,牢记嘱托,继续巩固脱贫成果,走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路,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!

主办单位:汉中市乡村振兴局
地址:汉中市民主街43号   邮编:723000

联系电话:0916-2626077   传真:0916-2626077   邮箱:hzsshb@126.com
扶贫监督举报电话:12317   纪委监督举报电话:12388
陕ICP备14003207号-2   网站标识码:6107000042

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321号
网站地图

汉中市乡村振兴局
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
“汉中市乡村振兴局”网站

是否继续?

继续访问 放弃